第一百九十一章 论孝

墨香弦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黄泡小说www.czdaqiang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孝经,在汉代有非常特殊的地位,虽然它不是儒家六经之一,不过呢,流传却非常广,为什么?无他,以孝治天下。
  
  孝顺,是儒家最重要的精神。一个人孝顺父母,那他才会效忠皇帝。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,如何会忠诚于皇帝呢?
  
  家庭观念是儒家最大的根基所在,修身、齐家,然后才是治国、平天下。儿子要像孝顺父母一样的忠诚皇帝,要事君如事父。君父、君父,皇帝就是父亲,百姓都是子民。皇帝要像父亲一样爱护子民,子民也像孝顺父母一样,忠诚于父亲。
  
  在现代人来看,这观念很奇怪。孝顺父母是应该的,因为父母很辛苦的养育我们,子女是该孝顺父母。
  
  可是,孝顺与忠诚??好怪的想法,孝顺不代表忠诚吧,孝顺父母,也不代表对父母百依百顺。何晋孝顺父母,可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。
  
  可是古人就是这样子,当儒家思想变成治国思想,那么儒家的家庭观念就被扩展到一国。国家,国家,先家在国。所以要孝顺父母一样的忠诚于君王,这个观念就很正常。孝经虽然不在六经之中,可是却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经典。
  
  大家甚至相信,如果能够像诵经那样,唱诵孝经,就可以达到消灾解厄的效果。甚至,在黄巾之乱的时候,有个叫向栩的家伙,说如果诵读孝经,乱贼就会自灭。
  
  很天才的想法,这家伙真的很有才。他是东汉初,一个叫向长的隐士后裔。向长精研易经,视名利如粪土,王莽的大司空王邑征召他,他接连好几年才到,而当王邑想将向长推荐给王莽,向长是坚决辞让。之后等到儿女成家了,放下负担的他,与好友游历五岳,然后呢,说好听的是不知纵,说难听的是自找罪受,最后死在某个不知名得角落。
  
  到了向栩这一代,有才如他,特别模仿他祖先,故意做一些怪诞的行为,博取名气。比方说,头戴红巾,然后披头散发的模仿狂士。
  
  然后呢,这人有话不好好说,喜欢鬼叫。有客人来,还故意不理人。明明读的是老子,学得是狂士,他的弟子却被他叫做“颜渊”、“子贡”、“季路”、“冉有”之类。
  
  发起神经来的时候,会觉得自己是乞丐。一会向人行乞,或者把是市场里面的乞丐都来家里吃吃喝喝。
  
  也不知道是乡里实在受不了这个神经病,还是真的疯出名了,乡里想推他当孝廉,早点把这神经病赶走。可惜人家不上当,说不走就不走。
  
  之后呢,总算老天开眼,朝廷特别征辟他担任赵相,赵地的相,这相当于两千石太守的大官了。他去了,人也恢复了正常,乘华车,驾御良马,当世人开始怀疑他是不是装的。他又疯了,到任后啥事不管,连文书不看,他的官舍中甚至都生出杂草。
  
  发一次神经,官就大一级。当地人受不了他了,朝廷不得不征拜他为侍中。也许是升一次官,病就会好一点,当侍中的时候,每次廷议什么,都有模有样的摆出一副刚直严肃的样子。弄的大家都很怕他(怕他起肖?)。
  
  最终他的好运也到头了。当黄巾之乱起,不知道刺激了他那根神经,他藉机大骂宦官,还说什么,不用国家兴兵镇压,只要派遣将领在黄河边上向北读孝经,黄巾之乱就会平息。
  
  只是这回发神经也没能让他升官,张让终于受不了他了。掀出他曾经头戴红巾披头散发的证据,说他是张角的内应,头带红巾就是证据,故而想要阻止国家发兵平叛。把他砍了头,才结束他辉煌的一生。
  
  像这样的神经病,都会背诵孝经,可见的刘备这一席话,多让人震惊。面对众人的姗笑,刘备也很无奈,他怎么不会了,不精通而已。只那何晋要他这样说,然后他就听到一个声音,他没有做出倾听状,只是笑着看完这些人笑完,才悠然的说”请问,这位某人。”
  
  对方一看那样子就是来找他渣的,刘备也不跟人家客气,连对方姓名都懒的问,先问了个问题“孔夫子孝否?”
  
  “哼,岂有不孝之理。”那人见刘备不问,不想和刘备一般见识,连姓名都不想通,仰头一哼,勉强回答,“那请问,叔梁纥孝否?”“废话。”“那照汝所说,未读过孝经就不孝,那叔梁纥如何称孝呢?”
  
  一句话既出,满堂安静。孝经的作者,到了后代都众说纷纭。古人认为此书为孔子亲撰,以告知曾子孝道的要义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